象天则地取法天地 化人易代尹注“谓美教化、移风俗”
(1)象天则地:取法天地。
(2)化人易代:尹注“谓美教化、移风俗”。人,民。易代,改换时代。
(3)曲:弯曲,不正。这里指不合道义之国。
(4)丰国:尹注“自丰其国”,即使自己的国家强大。
(5)知:同“智”,尹注“怀独见之明”。
(6)资:借助,利用。
霸王之业的形势是这样:取法上天,效法大地,教化民众,改换朝代,为天下创立制度,分列诸侯等次,臣服四海,适时匡正天下;缩小大国的版图,纠正邪曲的国家,削弱强国的实力,降低重国的地位;兼并乱国,推翻暴君:惩罚其罪恶,降低其地位,维护其民众,然后加以统治。能富强本国称之为“霸”,能匡正天下诸侯称之为“王”。王者有其独见之明,有相同仁德的国家,他不去攻取;道义一致的国家,他不去控制。历来争夺天下的时候,王者常常是以威望推翻危乱的暴君。统治民众必须有道,建立王霸之业要等待时机。国内政治清明而邻国无道,这是成就霸王之业的有利条件。因为国家的存在与邻国密切相关;国家的败亡也与邻国密切相关。邻国有事,邻国可能有所得,也可以有所失。天下一旦起事端,对圣王是有利的。国家一旦危殆,圣人的明智就显示出来了。先代圣王能成其王业,往往是利用邻国的举措不当。邻国举措不当,是其敌人满意的原因。
夫欲用天下之权者,必先布德诸侯(1)。是故先王有所取,有所与,有所诎(2),有所信(3),然后能用天下之权。夫兵幸于权(4),权幸于地。故诸侯之得地利者,权从之;失地利者,权去之。夫争天下者,必先争人。明大数者得人(5),审小计者失人。得天下之众者王,得其半者霸。是故圣王卑礼以下天下之贤而任之,均分以钓天下之众而臣之。故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而世不谓贪者,其大计存也。以天下之财,利天下之人;以明威之振(6),合天下之权;以遂德之行,结诸侯之亲;以奸佞之罪,刑天下之心(7);因天下之威,以广明王之伐;攻逆乱之国,赏有功之劳;封贤圣之德,明一人之行,而百姓定矣。夫先王取天下也,术术乎大德哉(8)!物利之谓也。夫使国常无患,而名利并至者,神圣也;国在危亡,而能寿者,明圣也。是故先王之所师者,神圣也;其所赏者(9),明圣也。夫一言而寿国,不听而国亡,若此者,大圣之言也。夫明王之所轻者马与玉,其所重者政与军。若失主不然,轻予人政,而重予人马;轻予人军,而重予人玉;重宫门之营,而轻四境之守,所以削也。
(1)布德诸侯:施恩德于诸侯。
- 电冰箱省电方法[图]
- 家具保养清洁常见的七种方法 不同质地家具保养妙招[图]
- 拓跋嗣听后说“现在国库已经空了没办法再等到明年秋天如果明年秋[图]
- 人们最初使用的是一种叫“圭表”的计时器它是一种依靠计算日影长[图]
- 八月辛亥日蜀国大将军姜维进犯狄道雍州刺史王经与他在洮水以西交[图]
- 黄武初魏使曹休来伐齐以道远后至因住新市为拒会洞口诸军遭风流溺[图]
- 无念无妄念 真如真真实不虚妄;如不变其性遍布于宇宙中真实的本[图]
- 督抚总督和巡抚的并称明清两代最高地方官兼理军政、刑狱三江两湖[图]
- 大凡一国有三种控制关系控制别人被别人控制不能控制别人、也不为[图]
- 依文奉法任官职事不受赠遗食饮节俭如此者贞臣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