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恶!是何言也!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其心
曰:“恶!是何言也!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景子曰:“否,非此之谓也。《礼》曰:‘父召,无诺(1);君命召,不俟驾(2)。’固将朝也,闻王命而遂不果,宜与夫《礼》若不相似然(3)。”曰:“岂谓是与?曾子曰:‘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
曰:“恶!是何言也!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
景子曰:“否,非此之谓也。《礼》曰:‘父召,无诺(1);君命召,不俟驾(2)。’固将朝也,闻王命而遂不果,宜与夫《礼》若不相似然(3)。”
曰:“岂谓是与?曾子曰:‘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4)?’夫岂不义而曾子言之?是或一道也。天下有达尊三(5):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今天下地丑德齐(6),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
(1) “父召”二句:《礼记·曲礼》:“父命呼,唯而不诺。”意思是,父亲有招呼,该答“唯”,不答“诺”。按:“唯”和“诺”都表示答应,以“唯”为恭敬。
(2) “君命召”二句:《论语·乡党》:“君命召,不俟驾行矣。”又《荀子·大略》:“诸侯召其臣,臣不俟驾,颠倒衣裳而走,礼也。”可见礼经上确有这样的规范,即君王召见时,臣下不等车马准备好就应立刻动身。
(3) 宜:似乎,大概。
(4) 慊(qiàn):以为少,不满足。
(5) 达尊:公认为尊贵者。达,通。
(6) 丑:相同。
延伸阅读:
- 刘公岛的传说故事[图]
- 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人夜深坐还应[图]
- 姜夔这首词的主题思想他已经在小序里用“黍离之悲”一句话点明那[图]
- 楚左军统帅斗宜申指挥楚军冲入晋军狐偃阵中狐偃且战且退把斗宜申[图]
- ?? 《老子·三十六章》?? 参见《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图]
- 抢地无门比喻无处申诉、无处求援抢地以头触地吞声饮泣流泪入口不[图]
- 当下吴宣教没情没绪吃了两杯一心想着赵县君生得十分妙处看了丁惜[图]
- 纳总把庄稼连根拔起连带壳穗和禾茎成捆交给官府总把禾束成一捆纳[图]
- 打击社会异动势力所谓社会异动势力在汉初主要是豪强势力应当说在[图]
- 六祖说烦恼就是菩提并不是两样完全不同的东西如果说要用智慧的光[图]